今年特别是进入三季度以来,物供中心深植“两化融合”理念,落实“成本致胜”策略,不断强化成本意识,坚持“精益成本管控”,通过延伸成本控制价值链,构建全员、全流程、全方位成本控制格局,以“工匠精神”精打细算,降本增效显成效,截至9月下旬综合降本2.74亿元,完成全年目标的91.3%,全面跑赢各类市场价格指数。
突出重点 管控有力
为确保重点项目成本管得紧、控得住,物供中心围绕13家煤矿材料费、修旧利废两个联挂考核项目及目标,制发《进一步加强重点成本项目管控的实施意见》,成立领导小组,通过设立目标、每月调度、专项考核、落实奖惩等强有力的措施,抓实材料费预算、需求计划提报审核、线下计划管理、领用出账、存量物资盘活、精益采购等各个重要关键环节。
为突出预算管控前置作用,该中心对比同期进行增减支因素分析,全面摸清计划需求、在途物资、到货未出库物资等账目,精准、刚性实施预算控制。
同时,该中心组建“预算管控联络群”,严控13家重点管控单位需求计划,通过业务报表汇总计划2万余条,组织各站和对应的采购科分析消耗规律,杜绝超量采购和储备。
材料费需求计划提报作为采购工作的“龙头”,是成本管控的重中之重。物供中心为规范各级物资需求计划提报,编制《计划管理标准作业指导书》《采购寻源操作规范》,业务流程标准化程度大幅提升。通过“寄售采购+框架协议”方式,消除重复寻源采购程序,物资供应周期有效缩短20%,提升了储备资金使用效率。
盘活存量 修旧利废
节流重于开源,他们摸清家底,发挥存量物资代用降本作用。通过逐一清查、全面掌握公司34家生产单位存量物资现状的基础上,一方面积极向使用单位宣传存量物资消耗激励政策,引导指导各生产单位充分利用存量物资来减少材料新购、减缓成本压力;同时执行“有存量严禁购新”“可修复严禁领新”的“两严禁”原则,抓好两级平衡利库工作,严审需求计划,今年以来存量物资平台消耗物资1亿元。
为最大限度盘活存量物资,物供中心运用市场化激励手段,全力组织开展存量物资盘活工作,通过自用、调剂、厂商回购、原厂置换和公开处置等方式,盘活闲置物资,有效提升了物资利用效率,降低了生产成本。
为防止存货物资出现积压价损,他们严格执行“先进先出”制度,并加大动态抽查和负向考核力度,确保常用物资动态周转。对一年以上无动态物资开展专项处置行动,梳理确定形成原因、物资状态、责任单位及完成时限,充分发挥指标考核激励作用,切实提高各部门调剂盘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。
本着“过紧日子”的思想,他们通过废旧物资自修自用、改性复用、价值再造、转移使用等多种方式,力争使所有的废品、旧件都能得到再利用,对于确实不能修复,并经过拆分、改造、再加工后仍无法使用的废旧物资,按公司处置规定及时处置。截至9月20日,修旧利废1.43亿元,同比提高10.7%。
精益采购 降本提效
为降低采购成本,物供中心发挥规模化、一体化采购优势,综合运用山能集采、招投标、联合采购、设备配件零整比采购等策略实施综合降本。
年初,通过订单数据调取、招标台账梳理、频次分析等措施,着手制定年度选商定价、年度招标清单,为全年集量采购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在采购时机上,密切跟踪市场价格走势,注重适时适量、避峰就谷、超前储备,今年以来,通过综合运用采购价格同比、环比分析,多方面、多途径校验采购价格合理性,采购价格同比降低5.45%,全面跑赢各类市场价格指数。
采购中,在保量、保质、保价、保运4个环节上狠下功夫,通过早调会、专题督导会、成本例会、月度经营分析会常态化开展内部企业横向对标,及时消除执行偏差,降低采购风险。
同时加快推进集中采购招标全覆盖,实现内部资源有效整合,各类降本措施取得显著成效,全面降低了物资采购成本。
对非竞争性采购行为通过加大市场调研力度、严格审核商务谈判基础资料进行严格把控,截止目前非竞争采购方式占比同比降低27个百分比。